搜尋此網誌

2018/1/1

被偷走的巢材

      源至空氣清新、綠意盎然的南湖北山,潺潺的往東流去,滋潤三星、員山、五結、宜蘭,與壯圍,這是宜蘭的生命泉源-蘭陽溪。她有寬廣包容的河床,也有深邃難以捉摸的湍流;她有生機盎然的綠蔭,更有看似荒蕪卻是小燕鷗最愛的繁殖地。

      小燕鷗,我認為是宜蘭最美麗的夏候鳥,更是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的明星,牠有高超的飛行技巧,能停止在空中、能瞬間俯衝入水,更能隨心所欲做出令人驚嘆的飛行,連噴射機,都遜色許多。


     
      在炎熱的三月,小燕鷗開始在空中追逐,雄鳥叼著小魚在雌鳥面前跳舞,天生腿短的小燕鷗跳起舞步沒有太華麗的動作,但因為腿短,有一種初次告白的羞澀與怦然。牠們在沙灘上築巢,鳥巢很簡約,屁股在沙灘上扭一扭,扭出一個小漥,放一些草桿、貝殼或碎石作為巢材,就成為寶貝的搖籃床。

       2015年,因著碩士論文,我初次在宜蘭進行小燕鷗繁殖調查。同行的夥伴告訴我,被拋棄的便當盒或小型垃圾旁,很容易有小燕鷗的巢,因為小燕鷗需要一些物品作為回家的索引。到2017年,我再次進行小燕鷗繁殖調查,沙灘上的垃圾更多,小燕鷗則是變少,還不時看見滿載垃圾的車輛進出沙灘,當作沒人看見的傾倒垃圾。
      
      這裡的垃圾很多元,生活垃圾與建築廢棄物居多,其次是工業廢棄物。雖然,人們關心著居住正義,但小燕鷗卻只能在滿滿垃圾的沙灘上,使用被人類施捨的垃圾築巢。有一天,我看見小燕鷗的巢材,不是蘭陽溪河口沙洲的草梗,也不是海灘上撿拾來的貝殼,更不是未被磨細的碎石,而是滿滿的塑膠殘塊。

      天然的最好,如果用大自然的巢材,例如草桿、貝殼與碎石,這些材料容易卡住彼此,小燕鷗巢容易維持凹槽形狀,讓巢蛋固定巢裡不易滾動。此外,天然巢材可能還有讓溫度變化較緩和的功能,畢竟炎炎午後的沙灘,人類穿著鞋子走路都會感到灼熱,更何況是在沙灘上繁殖的鳥類。塑膠殘塊的巢材,較不易維持巢的形狀,幾次輕風微雨便將鷗巢變得平坦,鳥蛋容易滾動,爸媽們需要趕緊補漏洞,加上塑膠不吸水的缺點,增加巢內濕度與溫度的變化波動。

使用大自然的巢材,巢型可維持凹狀。

使用塑膠碎塊的巢,巢型平坦,難維持凹狀。

      回不去的地方,才是回憶;到不了的地方,成為夢想。蘭陽溪依舊守份的往東流,但流經的泥土,變成高麗菜與西瓜田,曾被她灌溉的阡陌稻田,變成彼此爭妍鬥艷的民宿豪宅。她仍努力地滋養出海口的蘆葦叢等植物、蝦兵蟹將,與大魚小魚,但她的努力漸成回憶,小燕鷗的繁殖地成為夢想,巢材被偷走了,沒人能還給牠們。

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回憶著在青天白雲下看著龜山島,回憶著在一望無際裡愛著彼此;
夢想著享受蘭陽溪充滿生命力的泉源,夢想著太平洋蔚藍又蓬勃的浪花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